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沈寧
短缺和過剩,迥異的供需面格局,造就了豆粕、豆油期貨間近期分化的市場表現。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內進口大豆到港明顯不足,豆粕現貨需求相對緊俏支撐期價,而豆油處于歷史淡季、庫存高企,豆類粕強油弱的格局在4月前料將延續。
截至昨日收盤,豆粕指數下跌23點至3454點,跌幅為0.66%,其中近月M1305合約表現強勢,收報3730元/噸,較前日結算價上漲11元/噸,再創近期新高。豆油期貨各合約大幅收低,刷新本輪調整低點,主力Y1309合約收報8200元/噸,下跌122元/噸或1.47%。
“由于南美大豆裝運緩慢,到港不足,多數國內油廠短期都出現了原料緊張的狀況。不過同在大豆產業鏈上的豆粕和豆油形勢卻呈現分化,一方面豆粕需求相較去年基本穩定,供給量不足就對價格形成較強支撐;而豆油當前供需兩端都存在很大壓力,需求不振,商業庫存已經超過100萬噸!蹦先A期貨王晨希表示。
據了解,在巴西港口擁堵情況下,中國油廠船期大多延后,國內2月、3月大豆到港量分別近290萬噸、390萬噸,遠低于國內一個月壓榨量。鑒于油廠糧源偏緊,在壓榨效益較好情況下許多油廠被迫采取停產限產的措施應對。
經易期貨章興超稱,總體看國內豆粕需求仍處于高位,油廠挺粕意愿較強。但豆油在節后處于歷史淡季,在國內豆油庫存重回100萬噸后,油廠急需消化豆油庫存。另外國內棕櫚油和菜油庫存均處于歷史高點,需求面未見起色,造成了油脂整體偏弱運行!澳壳岸蛊膳c豆油市場明顯分化,周一國內油廠日內連續提高豆粕報價,這在歷史上也頗為罕見”。
現貨市場上,昨日國內沿海大型油廠豆粕價格大多跟盤調高,江蘇地區油廠豆粕價格漲幅最大,泰州益海報價4180元/噸,較上周五調高30元/噸。四級豆油價格則局部回落,山東、廣東地區跌幅達到50元/噸。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粕強油弱的格局在短期內仍將延續。王晨希稱,豆油短期看不到轉強跡象,油廠現在也是壓價銷售豆油,銷售策略方面相對挺粕。但他也提醒不宜過分看多豆粕,目前生豬養殖已經全面虧損,業內預計豆粕需求或將放緩,4月前后伴隨進口豆到港,豆粕供應緊張的情況會有所改觀,資金屆時也將退出豆粕期貨5月合約,強勢行情很可能就此結束。
長期來看,大豆市場的供應實質上較為寬松。從日前美國農業部公布的3月份供需報告數據分析,美國大豆單產和庫存與上月保持一致,大部分數據基本沒有做出變化。不過,美國農業部將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結轉庫存小幅增加至6021萬噸,業內評價報告整體中性偏弱。
大商所盤后持倉報告顯示,昨日豆粕期貨前20名多頭席位增持多單5.3萬手至72.4萬手,前20名空頭席位增持空單2.5萬手至84.9萬手,多方增持力度超過空方。豆油期貨方面,前20名多頭席位增持多單4.2萬手至27.3萬手,前20名空頭增持空單4.1萬手至33.1萬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