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吉隆坡3月4日消息,作為全球排名前兩位的食用油進口國,印度和中國今年將增加進口,盡管庫存處于紀錄高位,因棕櫚油價格低廉及進口關稅較低,有助于在滿足日益增長的食品需求的同時,能遏制食品通脹上漲。
中印兩國需求反彈料拉低印尼和馬來西亞逼近紀錄高位的棕櫚油庫存。印尼和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棕櫚油生產國。
這將支撐馬來西亞指標棕櫚油期貨價格,去年該合約價格累計下跌23%,而中國和印度港口庫存增加注定將對國內價格施壓,緩解政府對通脹的焦灼情緒。
一參加行業會議的印度官員在與會間隙對記者稱,印度2月食用油庫存料觸及187.5萬噸的紀錄高位。而一項調查顯示,中國2月棕櫚油庫存極有可能升至140萬噸的紀錄高位,因在1月1日更嚴格的質量監管規定生效之前,棕櫚油進口在去年年末時激增。
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SolventExtractorsAssociationofIndia)總裁B.V.Mehta稱,2013年10月止的市場年度內,印度棕櫚油和豆油進口總量料介于1,050-1,100萬噸,之前一年為1,020萬噸
“印度仍將繼續進口。棕櫚油價格仍處于低位,人們不想失去這次機會,”Mehta表示。他補充到,只要政府不上調毛棕櫚油和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棕櫚油需求將持續攀升。
總部位于漢堡的油籽行業期刊《油世界》在最近一次的報告中稱,2013年9月止的市場年度內,中國棕櫚油進口料增加18%至665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