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來,國內豆油現貨價格整體窄幅波動,華南港口逼近7000元/噸。截至上周三,京津地區一級豆油出廠價7350~7400元/噸,日照地區出廠價7300~7350元/噸,大連地區出廠價7500元/噸,華南沿海地區出廠價7000~7100元/噸,基本與4月底持平;張家港地區出廠價7400~7450元/噸,小幅上調50元/噸左右;寧波地區出廠價7700~7750元/噸,下調50元/噸左右。
目前國內豆油價格已跌至兩年多來的低位區間,同時近期國際原油期價持續走強,支撐現貨價格暫時止跌企穩。但國內油脂供需矛盾突出,后市豆油價格下行壓力不減。目前國內油脂庫存充裕,且隨著南美大豆集中到港及國內新季菜籽上市,后期國內油脂供應將進一步增加。
需求方面,目前本已處于季節性淡季,而國家提倡節約、嚴控三公消費及禽流感疫情影響,使得餐飲消費減少,油脂消費比往年更加清淡。另外,夏季棕櫚油勾兌需求啟動,也會擠占一部分豆油市場份額。因此,若后期美國大豆播種期間天氣不出現問題,國內豆油價格仍可能繼續弱勢走低。
消費低迷棕櫚油庫存創新高
監測顯示,4月份以來國內棕櫚油庫存再度趨升,過去一周增幅同樣明顯。截至上周三,國內主要港口棕櫚油庫存已攀升至135萬噸,較前一周增加近5萬噸。其中,廣州港庫存增至43萬噸左右,天津港增至34萬噸,張家港及周邊地區接近20萬噸,日照及嵐山港約10萬噸。
目前國內棕櫚油庫存已突破3月初高點,再度創下紀錄新高,且遠高于歷史同期水平,上年同期為94萬噸,前年同期僅42.5萬噸。海關數據顯示,3月我國棕櫚油到港59萬噸,根據船期統計,4、5月到港量預計月均也在50萬~55萬噸。近期進口棕櫚油到貨量處于較高水平,而國內油脂消費整體低迷,導致庫存不斷上升。
5月份以來,國內棕櫚油現貨價格整體止跌并小幅反彈。截至上周三,天津港24度棕櫚油交貨價5700~5750元/噸,日照港交貨價5650~5700元/噸,張家港交貨價5600~5650元/噸,廣州港交貨價5550~5600元/噸,普遍較4月底小幅回升30~50元/噸。
市場預計4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可能降至近9個月的最低水平,同時隨著齋月節臨近,5、6月份棕櫚油出口將會進一步增加,這有助于削減主產國庫存,國際市場棕櫚油價格有望上漲對國內價格形成支撐。
另外,國內外棕櫚油價格嚴重倒掛,棕櫚油價格優勢明顯,也將限制價格繼續下跌的空間。因此,盡管國內棕櫚油庫存數量巨大,且其他油脂品種供應也將進一步增加,國內油脂價格整體仍將呈現弱勢局面,但在近兩個月內棕櫚油下跌空間將十分有限,預計在目前低位區間反復震蕩的可能性較大。
預計5月大豆進口565萬噸
根據船期統計,2013年5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約565萬噸,為今年以來月度進口量最高水平,略高于此前預估的530萬~550萬噸,也高于上年同期528萬噸的到港量。5月份我國大豆進口恢復至較高水平,各地區到港量均較前期明顯增加,國內長期持續的原料供應緊張局面有望逐漸得到緩解。截至4月底,國內大豆庫存已降至400萬噸左右的偏緊水平,遠低于上年同期500萬噸的庫存水平。
分地區來看,山東預計將到貨進口大豆22船132萬噸,江蘇預計到貨14船83萬噸,廣東預計到貨13船78萬噸,廣西預計到貨12.5船75萬噸,天津預計到貨11船65萬噸,遼寧預計到貨10船60萬噸,福建預計到貨7船42萬噸,浙江預計到貨2船12萬噸,秦皇島預計到貨2.5船15萬噸,上海預計到貨0.5船3萬噸。
南美物流改善大豆到港回升
今年巴西農作物產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巨量的出口計劃使得該國的運力和基礎設施不堪重負,港口擁堵狀況一度極其嚴重。不過,自4月中旬開始港口擁堵情況開始改善,出口裝運能力逐漸恢復,4月大豆出口大幅增加至715萬噸,較3月份的354萬噸增加1倍以上,并遠高于上年同期的443萬噸。某船運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巴西最大的港口桑托斯港口排隊等待裝運大豆的船只數量已由上月73艘降至51艘,在巴拉那瓜港口排隊等待裝運的船只也由86艘降至81艘?梢姲臀鞲劭谖锪鳡顩r在進一步好轉。
隨著巴西出口裝運能力恢復,加之后期天氣較為干燥,預計巴西5月大豆出口將較4月繼續增加。而從6月開始,阿根廷大豆也將陸續到港。因此,未來兩個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將繼續回升,預計6月份到港量在580萬噸左右,7月份為580萬~600萬噸,分別略高于上年同期的562萬噸和587萬噸。按此測算,2012/2013年度全年大豆進口量預計在5800萬噸左右,明顯低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6100萬噸,也低于上年度水平。
供應增加豆粕跌勢或再加速
4月下旬以來,國內豆粕現貨市場未延續之前的持續下跌走勢,整體呈現窄幅波動態勢。截至上周三,沿海地區43%普遍蛋白豆粕出廠價3740~3900元/噸,與4月下旬相比漲跌互現。其中,京津地區成交價3740~3800元/噸,大連地區成交價3740元/噸左右,較4月下旬下降20~40元/噸;日照地區成交價3820~3850元/噸,江浙地區成交價3860~3900元/噸,華南沿海地區成交價3850~3900元/噸,較4月下旬上漲20~50元/噸不等。山東、江蘇、浙江部分工廠已無豆粕現貨可售,供應緊張仍對價格形成支撐。另外,CBOT大豆期價圍繞14美元/蒲式耳上下震蕩,也使得工廠及貿易商挺價意愿較強。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豆粕現貨在目前價位區間暫時獲得支撐。
從5月份開始,我國進口大豆到港數量持續較多,大豆加工業原料供應緊張局面將有效緩解,工廠開機率也將逐漸恢復,預計到5月下旬將恢復至年內較高水平,豆粕供應將明顯增加。而與此同時,天氣轉熱,豬肉消費進入淡季,豬肉價格有可能繼續下跌,生豬養殖將進一步低迷。另外,禽流感疫情也可能使后期禽料需求下降。
總體而言,后期豆粕市場需求堪憂,供應緊張局面一旦改變,現貨價格再度出現明顯下跌的空間將打開。目前來看,5月下旬開始跌勢再度加快的可能性較大,二季度有望進一步跌至3500~3600元/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