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近期豆類市場整體反彈,美豆主力合約從1360美分反彈至1400美分上方,國內豆粕主力合約從3170元反彈至3270元,均到達前期重要的壓力區域。豆油也在前期超跌情況下出現向上修正。
上周五晚間美國農業部公布5月份供需報告,該報告大幅上調美豆及全球大豆產量和庫存,給大豆市場帶來利空沖擊。
筆者認為,5月中下旬,豆類市場矛盾集結在新舊作物轉換的時間節奏上。舊作偏緊新作寬松的格局基本確定。中國進口大豆在接下來幾個月內的到港量和到港節奏將影響舊作合約的走勢?傮w而言,豆類價格承壓在所難免。
首先,大豆供應趨于寬松格局已定,美國農業部數據明顯印證。從最新的供需結構上看,大豆的舊作偏緊新作寬松的格局基本確定。美國農業部保持美豆年末庫存1.25億蒲式耳不變。但是對新年度美豆的預測十分樂觀,美國農業部超市場預期上調美豆的產量和庫存(市場平均預期為產量33.6億蒲和庫存2.35億蒲)。雖然說當前預測美豆的單產為時過早,但是美國農業部仍然保持了44.5蒲式耳/英畝的較高單產的預測。如果美豆實現該單產,美豆將收獲歷史最高單產和產量,進而2013/2014年度美豆的產量將較今年增加12.4%,庫存增加112%。
在全球大豆供需平衡的最新預測數據方面,2013/2014年度,上調美國大豆產量至創紀錄的9226萬噸,繼續上調下年度巴西、阿根廷產量至8500萬噸和5400萬噸。如此,全球大豆總產量預測為2.86億噸,同比增幅6%,但是因為期初庫存的大幅增加,消費量增幅(4.4%)小于產量增幅(6%),所以全球庫存大幅上調至7496萬噸,同比增幅為20%。較為利空的數據奠定了基調,即全球大豆進入了增產周期。
其次,中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和到港節奏會加快,現貨市場將承壓。中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和到港節奏會是影響后期主力合約走勢的關鍵。
我國大豆庫存局部偏緊的局面在5月上旬仍未得到解決,這決定了港口現貨居高不下,豆粕庫存偏低以及豆粕現貨價格強勁。和主力合約的大基差對豆粕期貨價格起到提振作用。
但是根據市場調查,從5月中下旬開始,進口大豆開始大量到港,5月份有600萬噸到港量,6月份和7月份也將密集到港,到港成本普遍偏低。5月船期的到岸價格也降低到4100元,遠低于當期大豆港口分銷價格。故后期現貨價格的下降指日可待。
最后,油脂反彈給油料帶來壓力。油脂近期面臨一些利多因素,包括馬來西亞庫存的下滑引發的棕櫚油的反彈,以及隨著新菜籽的上市,對菜籽繼續收儲的預期導致的菜油成本繼續居高不下,都從價差的角度拉動豆油的價格暫時終止下跌。而且豆油前期的跌幅擴大導致的空頭獲利平倉以及近期多頭的增倉都推動豆油的反彈。
后期如果豆油價格企穩,到港量加大,壓榨開工率回升,豆粕的現貨壓力將逐步加大,豆粕后期承壓的概率加大。而且從市場資金表現上看,豆油表現為增倉反彈,豆粕表現為減倉反彈,這說明資金在撤離豆粕市場。
綜上分析,筆者認為,美豆主力合約7月合約反彈壓力位置1400美分-1450美分,豆粕1309合約壓力位置3250元-3300元,豆油短線壓力在7650元-7800元一線。如果在這些位置遇阻回落,則保持空頭思路不變。
操作上建議投資者可以結合反彈的壓力區域沽空,等待價格回落帶來收益,油脂企業和貿易企業可以適當賣出保值。
。ㄗ髡呦抵凶C期貨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