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種植開局較遲,美國玉米、大豆產量料創紀錄
* 美國2013/14年度玉米年末庫存料逾20億蒲式耳,為九年來最高
* 美國冬麥產量低于預期
* 中國將成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大豆需求亦料增加
路透華盛頓5月10日 - 美國政府周五發布報告顯示,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創紀錄將結束連續三年供應緊蹙的局面。這為幾年來全球食糧供應帶來最光明的前景。
在美國中西部遭受嚴重乾旱,使谷物短缺和價格走高疑慮重燃后的一年,美國農業部(USDA)在對2013/14作物年度首次預測報告中,預估的全球小麥、玉米、稻米和油籽產量都創紀錄。USDA稱,全球谷物庫存升幅將高于分析師的預期,玉米庫存陡增23%至13年新高。
這些預測壓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谷物價格,但跌幅受限,因市場仍擔心在谷物確定可收獲入倉前的這五個月,情況仍可能出現重大變化。7月天氣狀況對美國作物至關重要。而春季時天寒且不時降下雨雪,也使農戶的玉米播種進度落后數周。
“整體而言,我們預期產量相當高。但那對目前而言并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我們不曉得未來天氣會怎么樣,”Standard Grain的Joe Vaclavik稱。
然而若是預測實現,則可望有助緩解因極端天氣狀況、中國強勁需求和大量資金流入大宗商品而導致的食糧價格連續大漲及供應疑慮。
**美國玉米產量料創新高**
USDA在對秋季收獲年度(2013/14年)的第一次預測報告中稱,盡管種植開局遲緩將使單產減少,但美國玉米產量將達創紀錄的141.4億蒲式耳。
同樣,2013/14銷售年度美國玉米年末庫存料達20.04億蒲式耳,為九年來最大供應量,且略高于交易商預估。此幾乎是8月31止的當前作物年度年末庫存預估值的三倍。2012/13年度年末庫存預估值7.59億蒲式耳為16年來最小供應數量。
“今年種植開局緩慢,到5月中進展仍可能遠遠落后10年均值,使得單產前景下降,”USDA稱并預測2013/14年度美國玉米單產為每英畝158蒲式耳,較其在2月展望論壇(Outlook Forum)所預測減少5.6蒲式耳或3%。
美國大豆2013/14年度產量則料創33.90億蒲式耳的紀錄,足以使美國從巴西手中奪回全球最大大豆生產國的頭銜。美國大豆年末庫存則料較當前年度的預估庫存1.25億蒲式耳增加一倍以上,至2.65億蒲式耳,將為七年來最高。交易商平均預估2013/14年度年末庫存為2.36億蒲式耳。
**全球谷物產量大增**
USDA并預測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的小麥產量都將增加,料增7%達7.011億噸的紀錄。歐洲和前蘇聯國家的增幅最大。而年末庫存將將增加3%。
歐洲、前蘇聯國家和中國的玉米產量將增加,加上美國創新高的玉米產量,使得全球2013/14年玉米產量料較2012/13年度增13%,達創紀錄的9.659億噸。USDA并預測,即便玉米需求也創紀錄,但庫存將達1.546億噸的13年高點。
USDA表示,2013/14年度預計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稻米進口國。而全球稻米產量料增2%至紀錄高點4.793億噸;年末庫存1.078億噸則將創2001/02年以來最高。
“自2012/13以來,中國年度(稻米)消費需求已超過產量,”USDA預測在新的作物年度進口300萬噸。
USDA預測全球油籽產量料創4.913億噸的紀錄,上升4.7%,主因大豆產量增加。而全球大豆產量料增6%;大豆年末庫存則料激升20%至7,500萬噸。
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中國料進口6,900萬噸大豆,較本市場年度增加1,000萬噸,且占去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中國農戶將耕地轉植獲利更多的作物,減少栽種大豆。
**春季天寒阻礙美國農作物種植**
春季時天寒且經常降下雨雪,大幅放緩了農作進度。美國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5月5日止的一周玉米種植率僅12%,創30年來5月初的最低紀錄。大豆、棉花和稻米種植進度也落后 。
美國冬麥產量預估為14.9億蒲式耳,較上年減少10%,降幅略多于交易商預期,主因大平原中部和南部受寒凍和乾燥影響。
2013/14年美國小麥產量預計為20.57億蒲式耳。
USDA報告還稱,美國棉花產量2012/13年最終預估為1,730萬包,單產創每英畝887磅的紀錄。2013/14年度美國棉花產量則料下降至1,400萬包,因種植面積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