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記者 馮錦浩
今年上半年,國內食用油期貨價格普遍下跌,但現貨市場遲遲未能跟進。直到近期,中糧集團和益海嘉里集團兩大行業巨頭在其他企業的‘圍攻’下才開始讓利。
中糧集團和益海嘉里集團紛紛下調旗下部分食用油價格后不久,國內期貨與現貨市場卻逆向發展,大宗食用油脂價格瞬即反彈。如此反差,折射著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機制和競爭環境的“軟肋”。
截至上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割的豆油期貨合約當周上漲了4.51%,5月份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則于上周上漲了3.78%。由于擔心食用油企業日后回調價格,一些消費者開始考慮加大食用油采購數量,在油脂消費比較旺盛的地區,甚至出現消費終端趁低價“囤油”的苗頭。
“遲來的”降價
在四川從事餐飲行業的萬女士告訴記者,今年春節之后她就了解到大宗食用油批發市場價格出現了松動,但是她的經營規模并不足以進行大量的油脂批發采購,主要還是以小包裝油為主。盡管從春節后到5月初的近三個月時間里,油脂期貨現貨市場價格不斷下跌,像萬女士這樣的中小餐飲業經營者在用油方面的成本卻沒有降低多少,這主要是因為小包裝食用油并沒有和大宗市場的價格保持同步,價格回落速度緩慢。
記者注意到,國內主要的食用油品種棕櫚油和豆油期貨從2月下旬到5月初分別下跌了20.4%和19.8%,這期間,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食用油生產供應企業益海嘉里和中糧并未及時反應。直到4月中旬,中糧才決定針對部分品牌進行降價,而此時在大宗商品市場上,主要食用油價格比春節前已經下跌超過了10%。
持續下跌3個月后,食用油巨頭終于“發聲”。此次金龍魚降價的產品以調和油與大豆油為主,降幅分別為8%和15%,而中糧福臨門品牌旗下的部分商品降幅在16%左右。
一位長期進行油脂市場研究的分析師表示,這次食用油巨頭的降價行為并不像中糧有關人士宣稱的那樣,“價格下調的出發點是為了給消費者實惠”。更為實際的情況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進口以及國內的大宗市場的油脂價格便連續大幅下跌,中糧和益海嘉里卻很少在小包裝油上進行價格調整,二者甚至保持著相當的默契,在批發與零售價差日益擴大的半年多時間里基本沒出現價格競爭的跡象,二者共同維護著針對一般消費者的小包裝油價格的穩定。
中糧集團有關人士曾公開表示“沒有通過降價向競爭對手施加壓力的打算!弊鳛閲鴥仁秤糜蜕a銷售超級巨頭的中糧和益海嘉里在產品價格上的“良好關系”一直為不少業內人士所稱道。
習慣使用福臨門大豆油的萬女士表示,在益海嘉里與中糧宣布降價后,她已經準備一次性采購現在到7月份的全部用油,比她同期采購量的兩倍還多,即便儲存條件比較緊張,但為了避免相關企業“降價慢提價快”導致成本損失,她已經聯系了朋友的庫房用來臨時存放購進的食用油。
被遮掩的動機
兩大食用油巨頭先后宣布對部分小包裝油產品降價之后,還有意無意地強調自己是調價的先行者,這讓外界一度以為中糧與益海嘉里開打價格戰。
前述油脂市場資深分析人士表示,即便是降價,中糧與益海嘉里也絕不是在打價格戰。值得注意的幾個跡象是:首先,兩家企業幾乎是同步調價,即便中糧聲稱4月中旬就已決定對個別品牌進行降價,但執行期還是在4月底,這與5月初二者公開降價計劃在時間上沒有太大差距。另外,大宗油脂進口與生產成本下降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中糧與益海嘉里調價條件早已成熟,甚至依托降價去擴大市場份額,但這種競爭幾乎沒有出現。從目前情況來看,中糧和益海嘉里的降價很可能是在市場價格整體下跌背景下,被迫做出的無奈選擇。
該分析人士透露,中糧與益海嘉里在小包裝油市場上具有相當大的價格影響力,其他小包裝食用油企業往往隨著中糧和益海嘉里制定的價格亦步亦趨。但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進口食用油價格開始下跌,國內大宗油脂市場也連續回落,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油期貨價格從2012年9月的10000元/噸之上已經跌到了今年5月初的7000/噸下方,跌幅超過30%。在這樣的下跌過程中,中糧和益海嘉里的相關小包裝產品價格卻沒有緊跟批發市場價格,給小包裝油留出了可觀的利潤空間。
畢竟小包裝油不只有中糧和益海嘉里兩家生產,一些集中在銷售終端的商家開始介入小包裝油市場,并逐漸擴大市場份額。記者在對北京、天津等地連鎖超市的走訪中看到,華潤萬家、迪亞天天等超市都把自己品牌旗下的小包裝食用油放在了顯著的位置,其中大豆油和棕櫚油成為主打品種。
在華潤萬家北京東城區的一家門店,自有品牌“潤之家”5升一級大豆油標價為42.9元/桶,而中糧旗下品牌五湖的5升一級大豆油卻標價56.2元/桶,二者產地均標為天津,價格相差13.3元/桶。
中信建投證券食品行業分析師劉春芳表示,包裝物如果都是一級大豆油的話,質量上基本沒有什么差距,很難從產品品質上解釋二者的價差。
在利潤空間足夠的背景下,其他企業積極參與小包裝油無疑擠壓了巨頭們的份額,中糧食用油業務的主要平臺之一中糧控股的數據顯示,企業2012年植物油銷量同比下降4.0%至295.9萬噸,毛利率年化下跌1.9%。而益海嘉里母公司豐益國際的財報也顯示,2012年第四季度豐益國際小包裝糧油產品實現銷量119萬噸,同比僅增長1.0%,收入方面實現17.5億美元,同比減少2.2%。
有分析人士表示,對于這一輪小包裝油降價風波,相比食用油巨頭給出的“為了給消費者實惠”的說辭,其欲從其他生產廠商手中奪回市場份額的解釋或許更為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