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我的農產品網 作者:闕燕梅
由于物流條件的改善,未來三個月南美新作大豆及豆粕的出口步伐將加快,屆時國內大豆市場將面臨到港高峰。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南美新作大豆的大量上市,或將導致國內供應將由緊向松轉變,后期大豆和豆粕走勢堪憂。
據了解,國儲收購大豆已于上月結束,目前市場已將炒作的題材轉移至南美大豆上。此前,由于物流條件較為復雜,南美緩慢的出口節奏,造成國際大豆供給極端依賴北美陳豆。
不過,隨著巴西、阿根廷新作大豆的集中上量,大豆買家已將目前轉向了南美新作大豆!队褪澜纭钒l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隨著物流條件的改善,南美大豆出口步伐已經開始加快,五月份的出口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對此,有業內人士預計,五月份南美大豆出口量或達到1000萬噸,遠遠高于上年同期的960萬噸,這將導致進口國家大豆到貨量大幅提高。
據國家糧油交易中心根據船期統計,5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約565萬噸(主要來自巴西),高于此前預估的530-550萬噸,為今年以來月度進口量最高水平,也高于上年同期(2012年5月)528萬噸的到港量。
據了解,6月份阿根廷大豆也將陸續到港。對此,業內人士預計,到6月份我國到港的大豆數量將會比較龐大,大約在650-700萬噸左右,屆時國內大豆供應偏緊格局將徹底改變。
由于南美大豆到貨量提高預期強烈,目前國內部分港口大豆價格已開始出現走軟趨勢。據“我的農產品”網監測數據,5月8日,上海港、江蘇南通港、天津港、遼寧大連港等港口進口黃大豆分別下降100元/噸、50元/噸、80元/噸、30元/噸。
與此同時,國產大豆價格也出現下跌。其中,黑龍江巴彥地區大豆降50元/噸,安徽渦陽地區大豆降40元/噸。
此外,此前價格相對堅挺的豆粕市場,近日部分地區價格也出現松動跡象。監測數據顯示,山東臨沂、山東博興、廣東東莞、安徽巢湖、湖南岳陽等地豆粕價格出現10-50元/噸不等降幅。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供應壓力預期加大,但下游需求卻遲遲不見好轉。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7日,國內壓榨企業的利潤已全線轉負。其中,黑龍江國產大豆壓榨利潤每噸虧損已擴大至313元,而進口大豆壓榨利潤每噸虧損也處于110-250元左右。
飼料市場也不容樂觀。受禽流感影響,大量家禽被捕殺,很多養殖戶停孵雞苗,一些養殖戶甚至放棄養殖,這勢必導致家禽行業減少對飼料的采購。
基于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南美大豆大量到港,且下游消費十分疲軟的情況下,國內基本面將由緊向松轉變,不排除進口大豆價格繼續下滑的可能,而豆粕后市或將補跌。
|